退休教师和小男孩的故事 揽获多项大奖让人泪奔

一次,他去火车站附近办事。一个擦鞋童跑过来,希望替他服务,由于自己的鞋不脏,他便拒绝了。小擦鞋童继而红着脸祈求他能借几块钱,因为自己已经好久没吃东西了,但保证一周后会把钱还上。

过了几周,他几乎忘记这件事了。又一次路过火车站时,有个小男孩拦住了他,导演一看就是那个小擦鞋童。擦鞋童将手里的几枚硬币还给了他,他被这擦鞋童的举动所感到。

此刻,他突然发现,这擦鞋童不就很符合自己新片中的角色吗?便让擦鞋童第二天来自己的公司,给他一个惊喜。

第二天,擦鞋童不仅自己来了,也带来了自己的小伙伴,他希望惊喜能够大家分享。

最终,导演留下了这个擦鞋童来演,并在录用合同中写下了这几个字:善良无须考核。擦鞋童叫做文尼西斯·狄·奥利维拉,他和导演一起呈现出了这部感动世界的——

本片获得了包括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、最佳女演员银熊奖等50多项国际大奖。

抛却这么多奖项与赞誉,我们从片子本身出发,欣赏和体会它带给我们的美与感动。

她曾经是个老师,退休后便在这里支起一张桌子,专门给来来往往的行人写信,写信一次1块,如果再寄信,另加1块。

她脾气古怪,看不顺眼的信她会一一撕掉,甚至会把一些信私自打开,与自己的闺蜜分享。

他们要写信给约书亚素未谋面的父亲。从语气中可以听出这个女人对丈夫的很多不满。

约书亚和母亲再一次来到朵拉的信摊,想修改一下昨天写的信,结果在离开的路上,母亲发生了意外,被当场撞死。

在朵拉家里,约书亚发现了写给父亲的那封信,朵拉并没有帮助他们交到邮局,他开始质疑朵拉是个骗子。

下一秒,又会觉得她太阴险,认钱不认人。约书亚被她交给了人贩子,拿到了1000块钱,给自己买了台新电视。

这件事被她的闺蜜知道了,认为这样做很不地道,约书亚可能会被人贩子杀害将器官卖掉。

凯撒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,让朵拉感觉到了久违的爱,仿佛少女情窦初开,还特意找了口红抹上。

恰好,他们经过一处基督教朝圣之地,约书亚灵机一动,建议朵拉重操旧业,替圣徒们给耶稣写信。

最后,约书亚找到了自己的亲人——两位哥哥,虽然没有见到父亲,但从哥哥们的口中知道了父亲的所作所为。

正如本片海报广告上写的那样“一个孩子在寻找他的家,一个女人在寻找她的心,这个国家在寻找它的根。” 约书亚和朵拉都在这过程中不断寻求内心想要的东西。

就像朵拉一开始不愿意相信别人,近乎冷漠,没有人情味的。孤身一人造就了她古怪的性格,以私拆别人的信,看别人的故事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。

但在这一路上,她开始改变自己,卡车司机让她重拾了对爱情的渴望,约书亚让她展现出了母性的光辉,她也学会了爱人与接收被爱。

约书亚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亲人,重要的是这一路上他也变得愈来愈坚强,愈来愈成熟。

如果给他们两人确定一个关系的话,可以是朋友、母子,也可以说是亲如母子的师生关系,彼此互为老师。由陌生到熟悉,相互学习,共同改变、进步。

Leave a Comment